關于我們

企業動态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企業動态
用戶側儲能迎來“變革”之年

随着儲能電池等設備價格的快速下降和工商業電價的利好,疊加多地政府的補貼以及設備性能的提升,用戶側儲能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特别是今年來,衆多儲能投資和設備企業紛紛下場,開辟用戶側儲能的“新戰場”,包括國電投、三峽、南網等央企巨頭也加大投資布局,龍頭集成企業也紛紛推出用戶側儲能新品,衆多專業面向用戶側儲能解決方案的企業也不斷湧現。

用戶側儲能市場的布局區域也不斷拓展,除傳統的投資熱土浙江、廣東、江蘇等地區外,重慶、安徽、湖南等新興市場也逐步嶄露頭角。

在現有的模式下,利用大工業電價峰谷電價差獲利仍是目前工商業用戶側儲能的最主要盈利手段,同時行業也積極探索多重“增值服務包”,即除峰谷電價差獲利外,探索參與需求側響應、需量節費、降低變壓器增容改造費用、分布式光伏消納等服務,從而提高用戶側儲能的經濟性。

在多方因素的促進下,用戶側儲能市場得到飛速的發展,但與此同時,随着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和電力市場的推進,用戶側儲能的開發和運行模式也正悄然發生變化。

目前,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已退出曆史舞台,工商業用戶正逐步進入電力市場,工商業電價主要由上網電價、上網環節線損費用、輸配電價、系統運行費用、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組成,上網電價将根據發電成本進行波動。在電力市場中,電能作爲一種商品将體現其時空價值,同時呈現“能漲能跌”的電價機制。

電力現貨市場是電力市場改革的主要方向,9月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電力現貨市場基本規則》,爲電力現貨市場的推進邁開重要一步,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的目标是形成體現時間和空間特性,反映市場供需變化的電能量價格信号,發揮市場在電力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文件提出推動儲能、虛拟電廠等新型經營主體參與交易,未來,在電力現貨規則下,用戶側儲能的運行和盈利模式将發生深刻變化,用戶側儲如何在“能漲能跌”的電力市場中盈利,電價的波動也将給用戶側儲能帶來不确定性以及未來的想象力。

山東是國内率先開展電力現貨市場交易試點的地區之一,也是新能源發展較快的地區,從中可以窺視未來電力市場的運行規律。山東省光伏、風電等新能源在各類電源中占比較高,改變了傳統電力系統的運行規律,例如,在傳統的午時用電高峰段,工商業電價調整爲谷時電,從而鼓勵用戶多用電;又如,電力現貨市場部分時段呈現“負電價現象”,盡管目前參與交易現貨交易的電量仍然有限,但作爲重要的“風向标”,随着電力市場的逐步放開,參與交易電量規模的擴大和電價波動的拉大,将給用戶側儲能投資和運行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同時,國家也在深化輸配電價改革,例如今年5月份,國家發改委發布第三監管周期輸配電價,重新核算工商業用戶用電價格。對工商業電價的組成、容(需)量電價等重新進行了核算,對用戶側儲能的開發和投資測算模型帶來新的改變。

企業生産環節的碳排放控制也正得到關注,例如,歐盟《廢舊電池與廢電池法》需計算考核電池生産加工、使用過程到回收利用的碳足迹。産品生産過程的零碳排放将得到重視,國内部分地區建設零碳園區,通過光伏、風機、充電樁、冷熱電三聯供機組等元素實現源網荷儲的協調互動以及零碳的排放目标。

未來,用戶側儲能的運行規則将逐步發生變化,應用模式将會更加豐富,收益模式将呈現多樣化、多變性和複雜化的特點,如何學習并适應市場的變化将是産業鏈關切的重點。


 作者:禾木 來源: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産業政策研究中心


蘇州克魯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蘇州市高新區嵩山路170号9幢

郵箱:richard.ruan@szglobal.cn

+86 13771993661